河北经贸大学主站
 校长邮箱  · English  · 旧版入口
 
 
 
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校园新闻
【身边的初心和使命】会计学院教师王砚书:用心教学温暖每一名学生
时间:2019-11-11 16:14:18  浏览次数:

她,是河北经贸大学首届“本科教学校长特别奖”获得者;她,把审计学讲得专业又有趣;她,将教育事业视为需要毕生打磨的艺术品;她,春风化雨,在课堂授课的点点滴滴中“润物细无声”;她,用爱教学,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她,就是会计学院的王砚书老师。


她的初心就是做一名教师

王老师出身教育世家,家族中代代都有老师,受到家人的影响,王老师从小就觉得做老师是光荣的,是正义的,也很向往教师这个职业。到了上大学的时候,王老师的父亲本希望她做一位主持正义的法官,可当时学习审计学专业的王老师认为教师和法官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些距离,这两个职业可能都与自己无缘了。但毕业后,王老师还是以出色的表现被河北经贸学院录用,最终圆了她做老师的梦。而对于父亲当初希望她主持正义的期盼,王老师也从未忘记。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学生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了众多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兼具的优秀学生,在审计这个工作岗位上,坚守本心,维护社会正义。


好的学生必须德才兼备

在王老师看来,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教学生如何做人更重要。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教育学生,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学生的人格是健全的,学了专业知识,对社会才是有用的,如果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专业知识学的越好可能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审计学是纠错查弊的,在课堂上,王老师会格外和学生们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她把各种各样的人生哲理小故事、职业道德小故事穿插到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她说:“只有道德品质达到一定高度,将来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


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

王老师回忆说,自己第一次讲课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验,只能按照课本讲理论,她认为这样讲课的效果不是很好,没有实务经验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的。所以从那以后王老师就开始注重积累实务经验,只要有空,她就联系各个单位,像会计事务所、企业、审计局等等,去那里实习、学习,积累实践经验,这样再反过来看教材、看理论的时候,才有真实和深刻的感觉。有了许多实践经验的积累,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常常把实际案例穿插到理论中,既方便了同学们理解理论,又为同学们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并且,王老师始终奔走在工作前线,始终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比如每年都会在全国工会系统讲工会经费的审计,与工会系统的实务专家讨论问题,不断增加实务经验。王老师说:“专业教学,不能落下实务工作,也不能与社会脱节。”


用心教学温暖每一名学生

王砚书老师说这些年来最大的不变就是始终有一颗爱心,心中一直有对国家、对家人、对学生、对朋友、对工作的爱,只是当了老师之后,把更多的爱给了自己的学生。王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时,自己会想,如果下面的学生都是我的孩子的话,那我应该怎么讲才能对得起自己呢?或者我的孩子们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来传授知识呢?我一直这样想着,也努力去做好。”王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来教育。


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有将近三千人,百分之八十都是学生。学生们都喜欢和她交流生活、学习上的各种事情。有的大一学生特别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度过大学生活,这时候王老师就会多和他们交流,为他们指明未来发展的道路。学生毕业之后,也会问她关于职业发展的问题,开始同学们会给王老师发邮件,她就把这些邮件整理成文件,留下来,一方面是做纪念,这是同学们的信任,另一方面她会总结出一些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分享。王老师始终带着一颗温暖的心,教育着每一个学生,爱着每个学生。


王砚书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来,悉心教学,培育人才,对学生们关爱有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不忘育人初心和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培育了一大批活跃在审计行业的优秀人才。(撰稿:宣传部)


王砚书老师